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一百一十六章故人(双方故人轮番登场)

西北的腊月来得比京城更冷。

高亦铱坐在黎府西厢房的炕上,嘴角抿得紧紧的。

炕桌上扔着一封拆开了的信。

“小姐,”苜芷凑过去看了,十分气愤,“竟连钱婶子、胡大娘都赶了出去,这可都是在华阴时便服侍的老人儿了,她凭什么啊这摆明了就是冲着我们来的!”

言下之意,钱婶子、胡大娘是因跟她们走得近,所以才教打发出去。

高亦铱咬了咬牙。

信是赖嬷嬷托人送的,信中讲明了青娘嫁进来后当家理事的种种手段,杀鸡儆猴,骇得她们一众人战战兢兢,终日不安。于赖嬷嬷而言,这是在搬救兵。对高亦铱来说,这便是在给她下马威了。

她心里当真后悔极了。

当初就不该为了一时意气跟着黎家回西安府来。

原来今年春闱,黎家大公子中了举,黎家使足了力气给长子说定一门亲事,娶了陕西布政使邓洮林邓大人家的长女。高亦铱为着面子,也图在故朋旧友间显示自己豁达大度,便跟着回了西安府帮黎太太操持婚事。

这是黎家的大事,本也轮不到她插手。只这高亦铱是五六岁时父母双亡,不得已投奔了在黎崇黎大人身边做幕僚的叔父高复,又因高复没有妻房,便跟在了黎太太身边教养,算是从小在黎家长大的。

因有这样的渊源,早年邻里间还曾传言,说高亦铱与黎家大公子青梅竹马,以后说不定就嫁了黎家大公子,做了黎太太的儿媳妇,也不枉黎太太素日里这样疼她。

黎家大公子听见了是个什么心思暂且不提,但于高亦铱而言,这话无异于是在侮辱她了。她倒不是因着什么男女授受不亲的缘故,而是觉得黎家出身草莽,配不上她高家诗书礼仪传世的门第出身罢了。

原来黎大人早年间家乡受灾活不下去,无奈之下纠集一群人在关外做了马匪,以抢劫过往商客为生。三十余年前穆老帅经略西北,黎大人被招安后在军中任了个百户,之后屡上战场,抗击戎狄有功,黎家这才渐渐发迹。

何氏是黎崇在乡间定的娃娃亲,大字不识几个,一应待人接物都还保留着旧时农家子弟的做派。先头还好说,黎大人带了营中兄弟回来打牙祭,烙了大饼夹肉吃,亦或是端了碗蹲在院中大口哧溜面条,这都无碍,反显得亲切。

只待黎大人从百户升了千户,再从千户升了守备、指挥佥事,家中置下产业,也买了几房仆妇来服侍,这般行事就有些不够好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